2023年工作安排

 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: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.5%左右;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%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;城鎮新增就業人數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級下達目標任務。為實現上述目標,重點抓好以下工作:

 ?。ㄒ唬┰谥圃鞓I當家上爭先進位,努力構建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。一是優化制造業空間布局。嚴守53平方公里工業用地紅線,高質量編制13個萬畝千畝工業集聚區總體規劃。推進核心區面積44.55平方公里的佛山臨空經濟區智造產業園規劃建設,啟動順高合作園建設,加快建設佛高區富灣裝備園、國際智造園等特色產業園,啟動滄江工業園南片區整體改造。堅持以畝均論英雄,扎實推進全域低效產業用地整治提升三年攻堅計劃,盤活低效產業用地5000畝以上。全面摸清閑置廠房底數,搭建供需信息平臺,嚴厲打擊炒賣工業用地。二是做大做強產業集群。在優勢產業高端化上下苦功,推動裝備制造產業補鏈延鏈,支持先進材料產業聚焦科技創新、模式創新、節能減排,深耕家居用品領域。推廣應用智能織造、無水印染等行業先進工藝,推動紡織服裝產業整體向中高端躍升。錨定臨空經濟等戰新產業,引進一批重大項目、培育一批重點企業。推廣標桿引領“示范轉”、產業鏈條“協同轉”、產業集群“聯合轉”模式經驗,全面完成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目標任務。三是營造制造業發展生態。深入實施企業“轉企升規”、質量提升、梯度培育攻堅行動,新增“個轉企”150家以上,凈增“四上”企業75家以上。推進滄江工業園科創產業基地、富灣科技創新園建設,完善“引育用留”人才工作體系,推行校企合作、雙元制職業教學模式。推動全周期企業服務關愛體系行動方案迭代更新,建立“企業吹哨、部門報到”公共事務跟辦機制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,打造2家以上龍頭國企和一批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的優質國企。啟動更合小洞、荷城西安鄰里中心建設,打造產業園區優質生活服務圈。四是發展復合型經濟。做好土特產文章,實施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2252工程。推進“萬畝千畝”工程,確保新廣農牧白羽肉雞育種研發基地投產運營。規劃建設環皂幕山生態旅游休閑觀光精華帶,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。促進工貿聯動發展,做大做強得物、鴻創、眾塑聯等電商平臺。力促高荷港碼頭建成運營,啟動新砂石碼頭建設,抓緊抓好宜家、空港產業園、嘉里智能物流、盈石百布等供應鏈項目建設。五是做強招商引資引擎。落實招商引資“一把手”工程,年內招商引資總額不低于600億元。實施外商投資企業服務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,支持外資企業增資擴產,年內引進外資30億元以上。高質量編制產業發展規劃、招商用地空間布局規劃、成熟產業用地一覽圖、存量待租廠房一覽圖,不斷豐富招商工具箱。加強項目落地建設服務,確保當年招商引資項目開工率達到50%。

 ?。ǘ┰诟咂焚|生活上爭樹標桿,奮力開創東中西部協調發展新格局。一是拓展城市發展空間。推進西江新城三期開發建設,規劃建設企業總部商務區。推進“三舊”改造,推進三洲舊區、大成路片區改造,依托軌道站點打造TOD樞紐型商業商務中心。加快荷楊新一體化發展,支持楊和、明城、更合提升美麗圩鎮建設水平。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。配合推進新機場以及廣湛高鐵、珠肇高鐵建設,大力協調推進富龍西江特大橋建設,加快明西明富線、三和路西延線建設,暢通區域交通“微循環”。推進數字化電網建設,深入實施“東水西送”工程,完成滄江堤圍達標加固、西坑水庫除險加固、官棠泵站建設工程。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,整治城市“十亂”現象,營造干凈、整潔、有序、美麗的城市人居環境。三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。分類做好鄉村規劃設計,建立農房管控機制和農村風貌提升政策體系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,打造“鳳鳴朝陽”鄉村振興示范帶。加快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,推進農村垃圾、廁所、污水“三大革命”。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新增農用地流轉2萬畝以上,力爭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20%以上。推進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服務改革,建成全鏈條農村集體“三資”智慧云平臺。

 ?。ㄈ┰诠步ü仓喂蚕砩蠣幃敇颖?,竭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幸福城市。一是高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。持續推動教育設施提檔升級,確保高明華英學校、新東洲中學建成開學,新增公辦中小學位3640個。推進學前教育“5085”工程,爭創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、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。推進市區教育合作共建、順高教育緊密協作,完善教育顧問、教育培訓等機制,有序推動中心城區優秀教師、校長向中西部薄弱學校流動。落實落細師德師風建設“八個一”行動方案和師德師風考核制度,建立師德表彰獎勵制度。深入開展家教家風建設,打造家校共育高明新模式。二是高水平建設健康高明。支持區人民醫院圍繞三甲指標強基礎、補短板,支持區中醫院打造中醫藥特色高水平醫院,協調推進佛山市公共衛生醫院建設,提升鎮街衛生院、村(社區)衛生站等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服務能力。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,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,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。推進“健康細胞”創建工作,實現省衛生村、市健康村居創建全覆蓋。落實基本醫療保險、大病保險制度,促進“三醫聯動”,推動醫療救助與臨時救助、慈善救助相銜接,筑牢醫療保障托底防線。三是高品質構建宜居高明。實施紅色文化資源保護提升三年行動,依托明陽村打造紅色鄉村振興示范新樣板,推進文昌塔修繕保護和靈龜古廟修復,傳承好高明歷史文脈。推行租購并舉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,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1500套以上,發放住房租賃補貼700戶以上。高質量打造濱荷PARK、常安食街等夜間消費集聚區,推進東門圩、冼村商業街等文旅消費商圈建設。開展“百村”系列品牌賽事,打造“鄉村百花園”文化活動品牌,促進群眾性文體活動廣泛開展。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,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,深化城市道路交通、消防、?;?、食品藥品等領域安全監管,促進社會和諧穩定。四是高標準推進共同富裕。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,支持個體工商戶“強根壯苗”,發展網絡直播、微商電商等新個體經濟。推動慈善資源向農村地區、城鄉低收入群體傾斜。完善就業創業服務機制,新增城鎮就業8000人以上、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000人以上。完善欠薪防范機制,創建“零欠薪城市”。

 ?。ㄋ模┰凇皟缮健鞭D化上爭做先鋒,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美高明。一是繪好綠美高明新畫卷。打造高品質森林城市,高標準落實綠美廣東、古樹名木保護等行動,推進綠美高明生態建設,種植營造林苗木1萬畝,新增省級生態公益林4000畝。扎實推進“江河兩岸、沿路兩邊、高架橋下”環境整治及景觀提升行動,打造“開門見綠、推窗見景”的美麗家園。構建全域旅游城市,推進陌上花開、積木小鎮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,支持鷺湖森林度假區、盈香生態園擴容提質,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。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。實施“藍天行動”,實現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%以上,環境空氣質量全市排名第一。實施“碧水行動”,推進水環境全流域強統籌大兵團分層次治理,全力落實“治水八大行動”,確保國考斷面達標、市考斷面消除劣Ⅴ類水體。實施“凈土行動”,以建設“無廢城市”為引領,落實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制度,實現四大領域廢物源頭減量、資源化充分利用、無害化安全處置。三是走好綠色發展新路子。推動滄江工業園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,鼓勵紡織、化工等高能耗行業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,促進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發展。推廣綠色建材和綠色建造,大力發展綠色運輸、低碳物流,深入開展綠色車間、綠色工廠、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。依托峰江石場礦坑打造生態修復式公園,引入文旅資本利用凌云山火燒跡地發展森林旅游,促進生態修復和綠色產業融合發展。推廣糧經輪作、稻魚共生、林下經濟等新模式,以“生態+”賦能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。推進山塘水庫資源保護開發利用,促進生態、經濟效益雙提升。

- -
911国产自动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