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年高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68億元
7月22日,“汀見高明 煥新沙寮”2023年高明沙寮開漁音樂節火熱舉行。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洪海攝
8月18日晚,高明“對酒當歌 粵夜粵美”啤酒月活動在濱荷Park生態文創園舉行。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曾錦峰攝
在高明“對酒當歌 粵夜粵美”啤酒月活動中,參加啤酒大賽的市民在暢飲。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曾錦峰攝
人氣火爆的車尾箱集市。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洪海攝
文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馮慧雯
伴隨著舞臺上的搖滾樂聲,30多個特色美食攤與車尾箱集市熱鬧迎客,市民三五成群前來喝啤酒、品美食、看比賽、抽大獎……這是“對酒當歌 粵夜粵美”高明啤酒月活動的熱鬧景象,也是今年以來,高明通過各種促消費活動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縮影。
據統計,今年上半年,全區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.42億元,同比增長5.3%,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也分別增長68.8%和69.7%。亮眼數據背后,不僅折射出群眾噴薄而出的消費熱情,更展示了節慶活動對拉動消費的強大撬動效應。
在新發展格局下,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僅需要文化IP,也需要消費IP。高明通過創意“造節”,打造獨特的城市消費IP,為城市帶來煙火氣與潮流氣。隨著“造節”浪潮的掀起,高明消費還將持續回暖,二季度增速有望高于一季度。
一個跨界“造節”創意 帶旺多個商圈
提起消費節,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全民購物狂歡的“雙11”和“618”,電商平臺將購物標上“過節”的標簽,引發眾人過節消費的欲望,形成了過節消費的習慣?!霸旃潯边壿嫷谋澈?,是商家借助人們對節日的易得性記憶,實現情感的嫁接,進而實現銷售的提升。
高明在推動消費升級的過程中,也在形成自己的消費節IP。作為2023佛山美食啤酒節的分會場,高明啤酒月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兩年,并逐步顯現出IP效應。
在許多人眼中,高明以前的購物人氣并不佳,但經過近年來的升級煥新和一系列“造節”活動的帶動,濱荷Park生態文創園、盈香生態園等街區和景點已經成為高明“夜經濟”最為火旺的區域之一,周末常常是人流爆滿的景象。
今年,高明啤酒月活動以“1+N”的模式全域聯動辦節,持續引爆熱門街區景點的消費經濟。記者了解到,不少顧客是從周邊城市,甚至是中山過來,充分體現了活動的知名度。參加活動的商家表示,活動增強了商家與市民的互動關系,市民可以在活動中獲得美好的體驗,商家也能從中推廣自己的產品,達到雙贏的效果。
一個成功的消費IP崛起背后,往往融入了對城市產業、文化基因的挖掘,提煉出城市最具識別度的特征元素,搭建起大眾與城市IP的情感橋梁。
高明啤酒月活動,表面上是一個不經意的跨界組合,背后卻充分突顯了“高明特色”。圍繞非遺、潮玩兩大主題,啤酒月為區級非遺“麥屋天燈”和各類文創搭建展示舞臺,以創意推動潮流時尚與傳統文化交流碰撞,讓傳統文化“潮”起來,讓活動更有文藝范,進而吸引更多年輕群體關注。
美食,則是高明這座城市的別樣韻味。作為佛山的農業大區,高明孕育了合水粉葛、三洲黑鵝等眾多優質食材,有“材源高明”的美譽。因“美食IP”容易以民間視角迅速圈粉,今年啤酒月便以“啤酒+美食”這一形式,打開游客認識高明這座城市的窗口。
活動順利舉辦的背后,離不開多主體的支持。高明先后舉辦稻田音樂會、沙寮開漁音樂節、啤酒節等促消費活動,這些活動與相關商家、協會的支持密不可分,也說明商家、協會對活動品牌的肯定認可。
社消零總額超68億元 高明促消費有何秘訣?
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,一頭連著宏觀經濟大盤,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。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“首駕馬車”,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。
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出臺的《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》中,“旅游”共出現9次,直接涉及擴大服務消費、促進農村消費、完善消費設施、優化消費環境四大板塊中的5條舉措,劍指旅游業對于提振消費的重要作用。
作為廣東全域旅游示范區,高明早已意識到新時代消費升級的重要性,吹響了推進消費升級的集結號。今年以來,高明在促消費上接連推出實招、硬招,拿出真金白銀鞏固和擴大消費回暖勢頭,圍繞吃、喝、玩、住、行等諸多方面,連續推出新春煙火季等系列活動,引導釋放有價值、高質量的消費需求,將發展勢能不斷轉化為消費動能。
元旦開始,高明啟動“高明煙火 四季有你”新春煙火季、“趣高明·野起來·潮好玩”田野季等活動,將品牌活動與全區商圈、景點等文旅資源有機串聯起來,通過發放消費券、舉辦民俗節日活動等,率先激活文旅消費市場。
下半年,高明各類促消費活動更是持續發力。7月8日,高明拉開2023年夏季房博會暨仲夏高明消費嘉年華的帷幕,聯合品牌房企向購房市民提供單套房屋最高1萬元現金補貼,有力提振市民消費信心。
7月22日,“汀見高明 煥新沙寮”2023年高明沙寮開漁音樂節啟幕,沙寮村美食商家推出滿300元減30元等優惠,促進市民消費潛力釋放。
8月8日,高明啟動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,16個體育場館的36個項目面向市民免費開放……一系列穩經濟增長、保市場主體、促消費回暖的措施,全方位多領域激發高明市場活力,加速各類消費資源融合互促。
數據是最好的佐證。今年上半年,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.42億元,同比增長5.3%。其中,商品零售額增長4.3%、餐飲消費增長14.8%、旅游總收入增69.7%,亮點頻頻。
值得一提的是,高明“88盛夏樂購狂歡節”也在加速破圈,其與啤酒月同步啟動,將進一步放大活動的“溢出效應”。
要“造節”有道 促進消費提質升級
高明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報告提出,要著力建設產業友好型城市,其中明確要促進消費提質升級,繼續辦好“高明煙火 四季有你”節慶系列活動,豐富升級濱荷PARK等消費集聚區業態,有序激活“地攤經濟”,不斷做旺城市“煙火氣”。
高明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,繼續做好文旅與其他產業的聯動,繁榮城市夜經濟,打造消費新業態新熱點。
回顧今年以來的“造節”風潮,高明的形式愈發多樣,也實實在在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消費力。高明或者可以繼續堅持“造節”之道,但也至少要考慮三個因素:本土化、年輕化、長期化。
本土化即因地制宜,找準特色。當部分城市“造節”趨向同質化,各種音樂節、運動節、美食節看似豐富多元卻欠缺辨識度,游客難免審美疲勞。高明作為廣東著名革命老區、廣東全域旅游示范區、廣東農業大區,具有充足底氣把本土文化擺在重要位置,應繼續立足傳統節日或城市特色,聚焦本土化,特色先行,輸出更多“造節”的好樣本、好經驗。
年輕化,當一座城市以最大的誠意讀懂青年的需求,這座城市的未來就充滿希望。一個城市要有活力,必須聚集一批企業家、科學家、藝術家、年輕人。從“造節”的情況看,高明接連舉辦稻田音樂節、啤酒月、沙寮開漁音樂節等潮流吸睛的活動,正在努力成為這樣一座最懂青年的城市。
長期化,“造節”一時的熱度固然可喜,但熱鬧之后還需持續深耕,不斷精雕細琢、推陳出新,擴大影響、積累口碑??v觀“造節”比較成功的案例,無一不是久久為功??上驳氖?,高明各類的新春節慶活動、稻田音樂會正計劃長期“造節”。唯有如此,高明才能保持“新造節”熱度不減、效應持續,不僅火得了,而且火得久。
新一輪促消費擴內需大幕正在開啟,可以預見,大批新型業態和新型消費模式將層出不窮,為城市“造節”提供“土壤”和“水源”。
高明“造節”出彩,我們拭目以待!